《“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敦煌研究院写给大家的文化通识课

文章出处:乐鱼在线登录 发表时间: 2024-05-22 08:34:45

  (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冯博)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一直以来,莫高窟就被誉为“最严格的景点”。为保护洞窟,减少旅游对洞窟的人为损害,窟内的游览规则极为严苛,游客很难了解到所有的细节。如何弥补现场参观时的种种遗憾?进窟后的短时间内,哪些内容不可错过?敦煌研究院全新力作带你读懂敦煌。

  近日,湖南文艺出版社与敦煌研究院携手合作,编辑出版《“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一书。该书以壁画为主线,穿插介绍塑像、建筑、历史遗迹、文献图片等相关联的内容。敦煌研究院作者团队用充满温度的文字将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串联起来,传递出丰富的敦煌文化信息,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也难以拥有的体验。

  敦煌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完整保存了45000平方米壁画,历经10个朝代持续1000年的不间断开凿,使其变成全球上顶级规模的石窟艺术宝库,是东西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其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备受世人关注。

  为弘扬敦煌文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选取敦煌石窟中经典的艺术题材,撰写壁画内容赏析文章,策划推出了新颖独特的敦煌石窟艺术系列赏析专栏——《画中有线月在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微信公众号推出第一期后,广受关注和好评。2022年10月,《“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深受听众喜爱和好评。

  鉴于《画中有话》艺术赏析专栏极高的社会认可度,湖南文艺出版社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敦煌研究院从专业的方面出发,为读者精选出非看不可的50个洞窟、100幅壁画,按照朝代顺序,用100讲系统讲述壁画背后的故事。作者团队不局限于对壁画本身的分析,关联了敦煌艺术出现的前因后果,打通了历史、艺术等背景,串起了敦煌的千年风云。

  令人惊喜的是,《“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还收录了全部特窟以及不开放洞窟中的壁画、彩塑。莫高窟的特窟都是历朝历代开凿的极具研究与保护价值的洞窟,具有较普窟更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更为丰富。

  敦煌研究院苏伯民院长在序言中说到:“希望这本书可成为广大读者了解敦煌文化与石窟艺术的一把钥匙,带领读者感受敦煌文化艺术跨越千年的不朽生命力。”

  敦煌研究院成立于1944年,是负责莫高窟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单位。那些曾为敦煌做出杰出贡献的大人物,像“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大漠隐士”段文杰先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都曾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院内的专家们对敦煌相关知识也是了如指掌,总能第一时间掌握最前沿的观点。可以说,它是最了解这些壁画和彩塑的机构。

  在《“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中,敦煌研究院将你有必要了解的敦煌艺术代表作,从常见的“九色鹿”“飞天”,到经典的“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五台山图》,再到冷门的“元代千眼千手观音像”,一件不落地为你解读。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不是笼统地谈论各朝代艺术风格的区别,其角度更为细致,例如,在讲解唐朝时,就将其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此细分的原因是: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以唐代最丰富,唐窟约有200多个,四个时期的画风各异其趣。

  读者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书中内容过分专业。敦煌研究院历来重视对游客的参观讲解工作,专门设立了负责游客接待讲解的文化弘扬部。《“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的主体内容即是出自这一部门,他们通过日积月累的研究与讲解实战,更懂得如何将知识系统、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大家。可以说,这本书虽然厚,但是读起来一点也不累,小到9岁,大到99岁,都能轻松读懂。

  出版方介绍,全书结构紧密相连、主题突出,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专业性与趣味性相得益彰,每篇文章1000字左右,让广大读者得以轻松愉悦、多维度、立体化地了解敦煌石窟艺术,感受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瑰丽的敦煌文化在更多读者心中播下种子。有了它,去敦煌前,可作攻略;去敦煌时,对照同游;敦煌归来,珍藏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