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岩画里的前史故事你知道多少?
到了敦煌,才干真实感受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厚意,才干体悟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方悲惨,才干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雄壮。
3处世界文明遗产、240多处文物遗址,敦煌是汉唐丝绸之路的重镇,它见证了大汉王朝的赫赫武功,见证了盛唐气候的万国来朝,也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和交融。
到了敦煌,才干一瞥往昔丝绸之路的茂盛和风貌,窥一眼敞开、多元、活动、容纳、昌盛的中西文明沟通史。
敦煌具有4.5万+平方米的岩画、735个洞窟、2410+尊彩塑雕像,跨过了1653年的前史风云,聚集了许多的匠人才智。
所以张大千说,“假如你想成为画家,必定要去一次敦煌”,说的是敦煌的艺术;余秋雨说,“看敦煌莫高窟,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说的是敦煌的前史。
现在鼓起的游学热潮中,敦煌也是备受喜爱。但去了敦煌,就能了解敦煌的前史了吗?看了岩画,就能了解敦煌的艺术了吗?
有许多家长说带孩子去看敦煌展览,自己看得津津乐道,可是孩子却看得心猿意马。
由于敦煌对一般群众并不“友爱”,它是跨学科的,与前史、艺术、文明、地舆、丝绸之路等等休戚相关,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人一眼“看懂”。想讲给孩子讲了解,实在是难。
一方面,它从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提炼出12位前史人物,让12个前史人物言传身教,“亲口叙述”自己的亲身阅历,以此串起了敦煌1000多年的前史;
另一方面,它从现有的敦煌岩画(雕塑)动身,用70多幅敦煌岩画(雕塑)的手绘“复原图”,把敦煌1000多年的艺术呈现在咱们面前。
这本书和市道敦煌主题图书的最大差异,是它用第一人称口述前史+手绘“复原”敦煌岩画(雕塑)的方法,降低了敦煌的“阅览难度”。
从12个前史时段(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唐代、五代、西夏、蒙元等)中,甄选12个前史人物(开窟和尚乐僔zǔn、跟从鸠摩罗什东来弘法的西域画匠、北魏的皇室成员元荣、身世“关陇集团”的瓜州刺史于义、来自撒马尔罕的粟sù特胡商、敦煌当地的豪族代表李大宾、扎根敦煌的吐蕃bō小伙、关闭藏经洞的三界寺掌管道真等),经过前史人物自述的方法,串讲敦煌石窟从开凿到关闭1000多年的前史。
十六国中后期,我国阅历了五胡乱华,敦煌尽管归于当地割据政权的治下,但远比华夏地区要更为安稳。这时分,一个名叫乐僔的和尚,来到了敦煌,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
——“我是乐僔,一名云游四方的和尚”,“某一天,我正向西而行,忽然看到落日下的三危山金光万丈,恰似千佛现出真容。那佛光笼罩着我,似乎是佛陀的呼唤。所以,我决议不再云游,而是在这佛光普照之地开端禅修” 。
北魏时期,我国完毕了十六国的缤纷,敦煌也重归北魏的治下。著名古今的释教高僧鸠摩罗什,从龟兹,途经敦煌,前往姑臧城,他把释教的教义翻译成了汉语,也把龟兹的岩画风格带到了敦煌。
——“我是一名来自龟兹的画师”,“穿行于龟兹各地的梵宇”画岩画,后来“我跟从鸠摩罗什大师东行弘法”,“在敦煌城东南、宕泉河畔,我看到了乐禅师和法良禅师开凿的洞窟。在看到它们的那一片刻,我被深深震慑,所以决议留在敦煌”,“在这片远离家园的戈壁绿地,我拿起画笔,把师父教授的技法,一笔笔勾勒在窟内的墙面之上。”
这些勾勒的痕迹就出现在第254窟、第257窟的岩画上,它们与远在龟兹的克孜尔石窟棱格纹遥遥相对。
西魏时期,一位名叫元荣的宗室子弟(西魏的皇帝姓元),也便是后来的东阳王,来到敦煌任职。他把其时国都洛阳盛行的华夏绘图风格,带到了敦煌。
——“我是一名画匠,辗转在河洛盆地的各大寺庙里,制作岩画”,”宗室元荣来到敦煌担任瓜州刺史,“我”也跟从他来到了敦煌。“我”把在洛阳风行一时的许多新潮款式,比方画师陆探微发明的“秀骨清像”风格、来自华夏传统服饰的“褒衣博带”,以及华夏文明独有的宓羲、女娲、乘凤仙人、持节羽人、风雨雷电四神等形象,画在了敦煌的岩画上。
读完12个前史图像故事,咱们就读完了敦煌1000多年的前史,看完了敦煌1000多年的艺术。
经过12个敦煌岩画(塑像)原型(第148窟的大历碑、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第220窟的胡旋舞、第254和257窟的本生故事、第285窟的宓羲女娲、第407窟的三兔共耳藻井、第428窟中心塔柱 等),从现存敦煌岩画(塑像)的什物动身,复原前史上敦煌岩画(塑像)的来龙去脉,浓缩为70多幅手绘插图。
西域风格、华夏风格、波斯和拜占庭风格、吐蕃风格等多种风格不断改换,图文并茂解说敦煌岩画背面的前史人物、前史故事、艺术变迁。
十六国时期的晚期,龟兹(新疆库车邻近)的梵学大师鸠摩罗什,从龟兹动身,途经敦煌,来到姑臧(甘肃武威邻近)弘法。而与他一起前来的,应该还有龟兹的工匠。这也解说了,为什么这一时期前后的敦煌岩画上,有很多来自西域的艺术元素。
“我是一名来自龟兹的画师”(P20),很小的时分就跟从师父在寺庙里画岩画。12岁那年,我遇到了从罽 jì宾(今阿富汗)、疏勒(新疆喀什地区)学成归来的鸠摩罗什大师。
在之后的年月里,鸠摩罗什大师讲经多年,名震西域,而我也由小学徒成为一名能够独立自主的老练画师。他讲经,我作画,咱们都是在极力表达对释教的了解。
【左页持笔者是长大后的小画匠,右页坐着看经文的是长大后的鸠摩罗什;布景内容是菱格纹,是西域风格的代表性元素,其原型见于现存的龟兹-克孜尔石窟】
后来我跟从鸠摩罗什大师东行弘法,走到敦煌的时分,驮着鸠摩罗什大师一路而来的白马死在了郊外,为了留念它,咱们建了一座白塔。也是在这儿,“在敦煌城东南、宕泉河畔,我看到了乐僔禅师和法良禅师开凿的洞窟。在看到它们的那一片刻,我被深深震慑,所以决议留在敦煌”(P25)。
【左页白塔,是前史上鸠摩罗什为白马建的留念塔;现在还竖立在敦煌郊外,但其于清代重建,款式也是清代藏传释教款式;这儿绘图上的白塔,是北魏风格的白塔,更靠近鸠摩罗什的年代,原图见于北魏时期的第 254 窟的本生故事《萨埵duǒ太子舍生饲虎》中的白塔款式。右页是骑马的西域画匠望着石窟】
我在敦煌落下脚,开端为敦煌的寺庙、石窟制作岩画。我把故土的艺术风格和佛法元素都画进了岩画里。“在这片远离家园的戈壁绿地,我拿起画笔,把师父教授的技法,一笔笔勾勒在窟内的墙面之上。”(P27)
【绘图上面的出行故事,是第275窟释迦摩尼出游的佛传zhuàn故事(佛传故事是释迦摩尼的生平列传故事)】
再后来,我也成为师父,收了一批一批学徒,他们传承了我的绘画技法,把绘图永远地留在了莫高窟的岩画上。“或许,这便是我最初留下的含义。”(P28)
【左页在腿上割肉,是第 254 窟尸毗pí王割肉饲鹰救鸽本生故事(本生故事是释迦摩尼宿世的故事),讲的是老鹰要吃鸽子,尸毗pí王把肉割下来喂老鹰,然后救下鸽子的释教故事。正面的鹿,是第 257 窟鹿王本生(九色鹿)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搭救了溺水的人反而被出卖的释教故事。】
这是一场前史的穿越,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读来淋漓尽致,看来赏心悦目,似乎置身一场感同身受的敦煌前史和艺术的穿越之旅。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坐落莫高窟第156窟,描绘的是晚唐时期归义师节度使张议潮出行的浩大局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依照敦煌艺术风格变迁的前史次序,手绘最有代表性的30幅岩画元素,展示敦煌一千年艺术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