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医学院辅导员捐赠造血干细胞手绘厦门三角梅鼓舞患者
昨日,厦门医学院药学院辅导员郭林凯在厦门大学隶属榜首医院成功捐赠造血干细胞。经过3个多小时的收集,一袋25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踏上生命之旅,去抢救一位等候生命曙光的血液病患者。郭林凯成为我市第153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就像十年前种下的一粒种子,在这个春天发芽了相同,我很快乐当年做出的决议,在此时此刻有了最好的成果。”昨日,郭林凯开心肠共享自己参加中华骨髓库的初心。那是2015年,他刚上大学,在一次造血干细胞宣扬入库进校园活动中,榜初次了解到这方面的常识。“尽管非亲缘联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符合率极低,但假如不先成为‘分母’,怎样能成为协助患者的那个特别‘分子’呢?”抱着这样的主意,郭林凯毫不犹豫地挂号参加中华骨髓库。
此次捐赠,是郭林凯第2次与患者配型符合。2018年,他也曾接到告诉,预备为患者捐赠,但在承受高分辩检测后,捐赠由于一些原因停止了。那次,他事前做了很多功课,去学习造血干细胞捐赠的办法和原理。尽管心里有些惋惜,跟着了解越深化,他的捐赠志愿越坚决。
这一次初配符合后,市红十字会先后在初次告诉时、体检经过期和承认捐赠日期时,三次向他承认捐赠志愿。每一次,他都坚决地表示同意。依据造血干细胞捐赠双盲准则,在整个捐赠过程中,捐赠者并不知道受捐者的信息。但在郭林凯心里,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或许影响他的决议。
他还为患者写了一封信。信中,特别手绘了厦门街头盛放的三角梅。“三角梅的花语是坚定不移、坚强猛进,期望这份生机和精力能够传递给患者。”郭林凯说,这次捐赠其实是他与患者的“双向奔赴”,“为了以更好的状况完结捐赠,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运动,曾经失眠、肠道灵敏等小毛病都有改进,身体变得更健康。”
尽管研究生就读的是思维政治教育专业,但郭林凯觉得,自己和医学很有缘分。18岁那年,他挑选以献血的方法来留念自己的成人礼,并保存这一习气至今,每年定时献血。研究生结业后,面临三份选用告诉,他挑选进入厦门医学院当辅导员,做医学生的引路人。他还在24岁生日时做了器官捐赠挂号,要为医学工作多做奉献。
郭林凯说:“能抢救一条生命,全部支付都是值得的。作为医学院的辅导员,我将借这次捐赠的时机,经过个人的亲身经历向学生们遍及造血干细胞常识,也会发动更多同学、搭档参加进来,协助更多的患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掘金内讧了?约基奇谈小波特:假如你无法全身心投入竞赛,那么你就不应该参加这项运动
前温州高考理科榜首名考上税务局公务员,自己还在大街上班 专家:应尊重和支撑年青人在基层工作
我国高铁二氧化碳浓度严峻超支,车上乘客昏昏欲睡,长时间露出可引发呼吸困难
约基奇29+9+12掘金OT险胜快船1-0,威少要害防卫哈登32+6+11
爸爸成心拿不到鞋子,测验1岁的火龙果的反响,娃:这爸爸不太聪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