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记 那些藏在温州博物馆里的“吉利龙宝物”
本年是龙年。千百年来,龙的形象贯穿文学、艺术、风俗、修建、服饰、绘画等各个领域。
温州博物馆前史厅中的这件明嘉靖五年(1526)木雕漆绘龙舟龙首可算作是明星文物了,本年新推出的“温博小龙包”及定制版龙年套色彩印摆件便是依据这件文物创造而成的。该龙首呈张嘴状,龙牙为木制;隆鼻,凸额,龙角向后呈S形,角边饰龙耳,龙角下雕琢卷云纹龙须,龙身绘鱼鳞纹。内髹红漆,外髹黑漆。龙脊上墨书嘉靖五年造。此龙首或是龙舟之首。龙首全体造型古拙,漆绘图画精巧细腻,龙头轻轻上扬,大嘴外张,气势磅礴。
这枚铜镜为圆形,窄低平边,以云雷纹为地。外围饰一圈绳纹,主体纹饰为变形蟠螭纹。四组火球蟠螭纹接连绕钮摆放。蟠螭身躯呈弯曲回旋状,犹如枝蔓,图画生动,线条流通。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卷龙纹和交龙纹,蟠螭纹即为这类纹饰的变形。在铜镜纹饰中,蟠螭纹的变形形状较多,同一类体裁也会有不同改变。
铜镜为鉴照之器。我国出土最早的铜镜时代为齐家文明时期,可是直至春秋时期,铜镜的出产和运用仍不遍及。到了战国时期,才开端大量出产。
这件带钩雕琢成“苍龙教子”图画。带钩作龙首形钩身,上面浮雕一条正在匍匐的蟠螭,身躯扭转呈s形,动感十足。反面有圆钮。“苍龙教子”图画由巨细两条龙组成,表达大龙的谆谆教导之意,寄予人们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带钩是一种束带和佩系用具,多系于腰间固定衣物,也是佩带者身份位置的重要标识。最早的玉带钩可追溯至4000年前良渚文明时期。东周秦汉时期,带钩运用最为遍及。明清之后,玉带钩已脱离实用功能,大部分为文人雅士手上把玩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