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焕新颜居民自治成文明社区关键!
很多人都在问,社区的楼道怎么就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其实,背后有着我们居民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在洞泾镇海欣社区,楼道变身的故事正在上演,这其中更有不少感人的细节和温暖的瞬间。3月23日的傍晚,伴随着一阵温暖的春风,67号楼的楼组长盛广凤在微信群里发出了一条提醒:“还有一周左右,大家都主动看看楼道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迅速调整优化!”听到这句话,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和荣誉感,整个小区的居民纷纷行动起来,大家都想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文明楼道评比添砖加瓦。
走进67号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干净整洁的楼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显得格外明亮,楼道两侧贴满了居民们亲手设计的装饰画和宣传海报,更不可思议的是几朵精致的塑料花。这真是一幅充满温情的景象。盛广凤自豪地和记者说:“你看这个闭路电视,我们还特地加了一个木框,搭配这些花边,看着就更美观些。”不单单是看得见的变化,更多的是看不见的文化和文明气息在这个楼道中悄然流淌。以前,楼道的角落经常积存着杂物,人们到处乱丢垃圾的现象很普遍,但现在,这一切都得到了改变。乱堆乱放的景象消失了,私拉电线、宠物扰民、乱贴广告等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治理。
那么,67号楼的变化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其实要追溯到9年前,那时小区的楼道被称为“隐患楼道”,因长期堆满杂物,墙面污渍斑斑,即便是清洁过一次,几天后又会恢复原样。经过几次的劝导无果后,当地社区决定改变策略,将被动劝导转变为主动行动。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做沟通,听取大家的心声和需求,最终启动了文明楼道建设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居民们成为了主角,让他们在环境美化和楼道管理中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和自治热情,真正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楼道的维护者。
这其中,海欣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唐峰也多次提到:“放大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创新自治变成打开社区治理的关键钥匙。”可以想象,当居民们共同努力,携手建设文明楼道时,那种自豪感与归属感无疑是巨大的。社区在评比过程中,为了保持激励,楼道复审成为了常态。如果有楼道未能通过复查,即便是之前获得了“文明楼道”称号,也会被取消,这无疑促使居民们更加认真。正因为有这样的机制,大家对于保持楼道的整洁和美观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而现在,不光是67号楼,小区中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文明楼道。居民们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提出要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负责楼道的清洁工作,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留下垃圾;搬运重物的居民则自发承担起这些体力活,有的甚至组建成小分队,负责各个片区的检查,确保楼道管理井井有条。这种居民小组的自发组织,正是社区自治的体现,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参与到文明楼道建设中,充分展现了大家的集体意识。
随着新一轮文明楼道测评工作的开展,唐峰书记表示,未来小区将继续推进文明楼道的创建,甚至可以上升到文明楼组的层面。“如果每个楼道都能成功创建文明楼道,那么整个小区将彻底蜕变成一个文明小区,这也是我们的目标追求。”社区的工作只是开始,关键在于每位居民,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人都在慢慢习惯去关注身边的小事,去维护身边的环境,享受社区带来的温暖。
身处这样的社区,仿佛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心中充满了希望。细节的改善和文化氛围的提升,就是居民们用心付出的结果。希望慢慢的变多的社区也能学习这一模式,共同推进文明建设的脚步,让宜居的环境在每一个角落都盛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