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内壁画被估值21万 画家无奈至少200万
4年前,画家张平来到南京的好友莫永强家里做客,吃了一顿螃蟹大餐后,他答应了莫永强的请求,决定在他家里作一幅大型壁画。莫永强很喜欢国画,立即安排人员帮忙。两个多星期后,张平在莫永强家里的墙壁上完成了7幅山水画作。
“简直是对我人格的贬损,构成了对我的名誉侵权。”在外地写生的张平得知物价局的认定后,当即赶到南京,向认证中心提出质疑。随后,张平一纸诉状,将认证中心告上法院。10月25日,该案被法院正式受理。
“原告系国家一级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原告张平的诉状上,张平这样表述自己的身份。张平还向法院出具了由“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艺术办公室”为其颁发的《书画润格证书》,以此验证自己作品的价格。
张平认为,结论书中声称请教了多位书画界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这些人是谁?到底是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一点说明,“艺术作品没固定的价格标准,一定要有权威人士的认定才能具有说服力。”为此,张平希望认证中心给予明示,但对方以保密为由婉拒。
“画作的价值,要看创造者本人,还要看创造的年代、背景。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想要真正估价,的确很难。”柳学健表示,艺术品的价值,大多体现在买卖的价格上,“你再高的出价,别人不买,就是一文不值。”
对于“润格价格”,柳学健表示,这是行内的一种参考标准,并不具备法定性,“因没有权威机构出具这种标准,所以,任何机构出具的这种标准,都只能作为参考。”柳学健认为,6000元每平方尺只是个概念,“同样的画家,不同的作品,价格都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
但是,对于认证中心出具的2.1万元的价格,柳学健认为,“无论如何,都太低了。”按照目前的7幅作品的规模,柳学健认为这样的价格也就是“劳务费”,“就算是工钱,可能都不止这个数。”
“书画作品的价格,就是体现在拍卖市场上。”张炜认为,认证中心这种机构,很难对艺术作品作出鉴定,但是,能够最终靠邀请行内专家的形式,对作品进行估值,“最有说服力的,应该让这些专家出现在认证书中,不能遮遮掩掩。”
张炜说,对于画家作品的估值,有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其此前拍卖作品的价格,这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如果没有参加过拍卖,那么,价格基本无法确定,“艺术品没有标准,有人喜欢,他就价值连城,你看着好的,也许不值一文。”
如何解决拆迁中遭遇的这个补偿问题,张炜笑称“难度太大”,“就跟小偷偷走一幅书画作品,如果此前没有拍卖的纪录,估价也很难一样。”